企业申请ISO9000认证条件:
(1) 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或经独立的法人授权的组织;
(2) 按照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3) 已经按照文件化的体系运行三个月以上,并在进行认证审核前按照文件的要求进行了至少一次管理评审和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持续有效运行,有利于不断规范企业管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体现业务流程处理的思想,而业务流程管理关注企业内部关键流程或核心流程,通过一系列的增值活动,可以促进企业提高流程效率及企业绩效,优化和提升企业管理。详细解释了2015版ISO 9000、ISO 9001标准(ISO 9004由于本书交稿时尚未发布新的版本,故未做特别修订);针对理解新标准以及贯标和认证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举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并提出了作者*到的、经实践验证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对获证后组织如何深入贯标、提高绩效的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思路和指导;浓缩介绍了ISO/TS 16949标准及相关手册的精华内容;专门设置了绩效模式一章。
质量体系认证是企业应该办理的一个认证,那么通过了质量体系认证后,对企业有哪些好处呢?
1、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可取得打开国际市场的“金钥匙”:在国内市场也可以有取得顾客信任的“通行证”。这为发展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
2、有利于市场开拓,发展新客户。由于有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可大大简化用户信任过程。
3、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质量意思和管理水平,从而明显提高工作效率。由于“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均已明文规定,遇事扯皮,相互推诿的情况可基本杜绝。
4、产品质量的控制水平明显提高。较有代表性的是过程的一次合格率不断提高和顾客早期故障反馈率逐步明显降低。
5、取得经济效益,降低质量损失(如“三保”损失、返工、返修等)。改进管理接口,仓储明显减少,直接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许多企业都希望通过ISO 9001认证来满足对象客户的要求。客户通常表示只会与符合ISO 9001认证的供应商开展业务。所以企业为了拿下这个项目,不得不认证。
他们并不会通过持续改进来接受质量的概念。他们不了解持续的客户满意度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终目标。换句话说,这些企业没有“买进该计划”,只是为了获得一张纸(ISO认证)。他们忽略了长期的好处,比如“如果我们让客户满意,可能会达成长期合作。
质量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并实施文件化的质量体系。质量管理是在整个质量体系中运作的,所以实施质量管理必须建立质量体系。ISO9000族认为,质量体系是有影响的系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检查性。要求一个组织所建立的质量体系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持。典型质量体系文件的构成分为三个层次,即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和其它质量文件。质量手册是按组织规定的质量方针和适用的ISO9000族标准描述质量体系的文件。质量手册可以包括质量体系程序,也可以指出质量体系程序在何处进行规定。质量体系程序是为了控制每个过程质量,对如何进行各项质量活动规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是有关职能部门使用的文件。其它质量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是工作者使用的更加详细的作业文件。对质量体系文件内容的基本要求是:该做的要写到,写到的要做到,做的结果要有记录,即写所需,做所写,记所做的九字真言。
ISO9000:2015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解释
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追赶顾客期望。
组织所需采取的活动:
1、全面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包括当前的和未来的。
2、确保组织的各项目标,包括质量目标能体现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3、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在整个组织中得到沟通。
4、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追赶顾客的期望。
5、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活动和措施。
6、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力求顾客满意。
7、确保兼顾其他相关方的利益,使组织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
原则二:作用 建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他们应当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管理者应采取的措施:
1、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2、为本组织的未来描绘清晰的远景,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在整个组织及各级、各层次制定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4、在组织各级创造并坚持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并树立职业道德榜样,形成企业的精神和企业文化。
5、使全体员工工作在一个比较宽松、和谐的环境之中,建立信任,消除忧虑。
6、为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培训及在职责范围内的自。
7、激发、鼓励并承认员工的贡献。
8、提倡公开和诚恳的交流和沟通。
9、实施为达到目标所需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