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实施ISO14000环境认证管理体系过程是对企业的环境影响状况,资源、能源利用状况等方面的环境因素的一次全面地、系统地调查和分析的过程。要通过这一工作,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对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因素进行识别并加以评价,找出重要的环境因素加以控制或管理。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中,除对环境污染方面的控制和管理状况进行审核外,也要对能源、资源利用方面的分析和管理状况进行审核。
例如:某公司在建立管理体系后,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建立起了一整套管理制度。按部门每月对各种消耗做详细的统计、分析,并制定了提高能源和材料利用率的指标。
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可以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消耗的控制,全面优化自身的成本管理,减少不合理的消耗,实现本钱的控制,因而可以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ISO14000环境认证规范中,不只要求识别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环境因素,而且还要识别能源和原材料使用方面的环境因素。因此企业在建立环境管理体系中,应对本企业的能源消耗和主要材料的消耗进行分析,找出能源或资源消耗中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技术措施或管理措施,提高能源或资源的利用水平。
这些成果取得主要是靠加强能源和原材料的管理实现的建立体系中,通过对主要耗能设施运行合理性的分析,找出问题,制定措施加以解决,其次是通过改革工艺技术或改造设备来实现节能降耗。
某公司在体系实施中,分析了能源消耗的状况,不时改进空压机的运行方案,使设备能力与负荷做到匹配,同时改进了中央空调的运行方案,改进了照明系统。使每万元产值的能源费从1997年的347.8元降低到1998年的292.41999年又进一步降低到175.1元。三年共降低近50%。
企业申请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首先要满足两大认证审核条件:1、已建立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并且运行良好。2、本年度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污染物无严重**标排放情况。
在满足审核条件的基础上,再准备企业认证的相关申请材料。注意,企业要在预定的认证审核日期的一个月前提交下列材料:
1、组织简介;iso质量管理体系
2、认证申请书;
3、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的复印件;
4、监测报告及《申请认证组织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5、地理位置示意图;iso质量管理体系
6、区域平面示意图;
7、主要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出示意图;
环境管理体系概述,包括:体系覆盖范围、体系运行时间、运行成效、内审及管理评审时间等
ISO14000认证标准是在当今人类社会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海洋污染等)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经验的结晶,其基本思想是引导组织按照PDCA的模式建立环境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从到每个职工都以主动、自觉的精神处理好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断改善环境绩效,进行有效的污染预防,终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该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环境。
ISO14000系列环境认证标准是为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而制定的。它是通过一套环境管理的框架文件来加强组织的环境意识、管理能力和**措施,从而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它目前是企业自愿采用的标准,是企业的自觉行为。在我国是采取第三方独立认证来验证公司对环境因素的管理是否达到改善环境绩效的目的,满足相关方要求的同时,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